保障木材供给安全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珍贵木材的消费需求也急剧增加。而当前我国珍贵木材绝大多数采自于天然林,一方面消费天然林木材资源所面临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际上传统珍贵用材的生产国也正逐步限制原木出口,这对我国珍贵用材的供给及传统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天然林资源的更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开展珍贵用材树种的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是顺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珍贵用材树种的培育技术水平和增加我国珍贵用材的资源储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项目围绕“保障木材供给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针对当前我国南方地区珍贵用材资源少、培育技术落后(良种使用率低、林分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较严重、木材生产低效、规模化发展困难等诸多共性关键问题)和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选择降香黄檀、柚木、楠木、西南桦、樟树、红锥、椿木、木荷、檀香和印度黄檀等南方地区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开展良种快繁与壮苗培育、高效栽培与经营、大径级无节材培育和促进心材形成等研究,重点突破良种组培和扦插等快繁及壮苗培育技术、高效培育模式与经营技术、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以及心材形成调控技术,为实现我国珍贵用材树种的地域化、品系化、繁育产业化和经营可持续化的大径材高效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实现我国南方珍贵用材由天然林生产到人工林生产的转变。
项目从良种壮苗的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入手,通过组培、扦插、体胚发生等途径解决良种规模化快繁难题;通过育苗容器、轻基质配方、水肥管理等环节解决壮苗培育问题;通过立地选择、精准施肥、抚育管理等措施实现人工林丰产栽培;通过密度控制、抹芽修枝、混交配置、目标树经营等手段优化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通过水肥调控、生长调节剂应用等技术提高心材产量与质量,缩短培育周期,实现南方珍贵用材林的优质高效培育。
|